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地下水型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下水环境监测现状调查的技术要求、方法和质量保证措施。本文件适用于甘肃省行政区域内地下水型集中式饮用水水源的地下水环境监测现状调查工作。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urrent Status Investigation of Groundwater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of Centralized Groundwater Drinking Water Sources
中国标准分类号:Z5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60.1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TGXSES 0002-2024《地下水型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下水环境监测现状调查技术规范》相较于旧版标准,在多个方面进行了更新和完善。本文将聚焦于“地下水监测井布设”这一核心内容,探讨其在新旧版本中的主要变化及其实际应用。
监测井布设要求的变化
# 老版标准
在老版标准中,关于地下水监测井的布设主要强调了基本的数量和位置要求,但缺乏具体的操作细节和技术指导。例如,仅规定了每个水源地至少需要设置一定数量的监测井,并未明确如何根据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条件等因素来合理布局。
# 新版标准
新版标准则更加细化了监测井布设的原则与方法。它引入了基于GIS(地理信息系统)分析的技术手段,要求综合考虑水源保护区范围内的地质结构、地下水流向以及潜在污染源分布情况来确定监测点位。此外,还增加了对特殊区域如断裂带附近、工业开发区边缘等地段加强监测的要求。
应用方法详解
以某大型城市地下水型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为例,按照TGXSES 0002-2024的规定进行监测井布设时,可以采取以下步骤:
1. 数据收集:首先收集该地区的地质勘察报告、水文地质图件及历年来的水质监测记录等资料。
2. 现场勘查: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前往现场开展详细的踏勘工作,了解实际地形地貌特征。
3. GIS分析:利用专业的GIS软件平台,输入上述收集到的数据信息,通过模型计算得出最优的监测井位置。
4. 实地验证:依据初步选定的位置再次进行实地考察,确保所选地点符合实际操作条件。
5. 最终确认:结合专家意见,调整后确定最终的监测井布置方案。
这种科学严谨的方法不仅能够提高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同时也增强了应对突发性污染事件的能力。总之,《地下水型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下水环境监测现状调查技术规范》(TGXSES 0002-2024)通过对监测井布设规则的优化升级,为保障公众饮水安全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