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禽白色念珠菌病的诊断方法、实验室检测技术和防控措施。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内禽类白色念珠菌病的综合诊断与防治工作。
Title:Comprehensive Diagnostic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Avian Candidiasi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T 2892-2018 禽白色念珠菌病综合诊断技术规程》是一项专门针对禽类白色念珠菌病制定的技术规范。以下将选取其中的关键条文进行深入解读。
首先,在术语和定义部分,明确了“禽白色念珠菌病”是指由白色念珠菌引起的一种常见于家禽的真菌性疾病。这一定义为后续的技术操作提供了明确的概念基础。
其次,在样品采集与处理环节,规程指出样本应从患病禽类的口腔、食道或嗉囊等部位采集,并且强调了无菌操作的重要性。这一步骤对于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接着,在实验室检测方法中,规程推荐使用显微镜观察法和生化试验法。显微镜观察法要求通过染色后在显微镜下寻找典型的芽生孢子形态特征;而生化试验法则需检测特定酶活性来确认病原体身份。这两种方法各有侧重,互为补充,有助于提高诊断效率。
此外,规程还特别强调了结果判定的标准:当显微镜检查发现典型芽生孢子且至少一项生化试验呈阳性时即可确诊。这种双重验证机制能够有效减少误诊率。
最后,在防控措施建议方面,规程提出应加强饲养管理,改善环境卫生条件,定期消毒,以及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等综合手段来预防和控制该疾病的发生与发展。
以上是对《DB13/T 2892-2018 禽白色念珠菌病综合诊断技术规程》部分内容的重点解读,希望能帮助相关人员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项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