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标本菊花期调控的术语和定义、环境条件、栽培管理措施及花期调控技术。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范围内标本菊的花期调控栽培。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Flowering Control of Ornamental Chrysanthemum - Standard Chrysanthemum
中国标准分类号:B 72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T 2832-2018观赏花卉花期调控技术规程》中关于标本菊的条文,为培育高品质标本菊提供了科学依据。以下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关于光照管理
规程指出,标本菊的花期调控需严格控制光照时间。在生长初期应保证每日14至16小时的光照,促进营养生长;进入孕蕾阶段后,需缩短光照至每日9至10小时,以促使花芽分化。实际操作中,可采用遮光网或人工补光设备来实现光照时间的精确控制。
二、关于温度调节
规程强调温度对花期调控的重要性。春季定植时,白天温度应保持在15℃至20℃之间,夜间不低于10℃。夏季高温时需采取遮阳降温措施,避免超过35℃。秋季为了促进开花,需将昼夜温差维持在10℃左右,最低温度不得低于8℃。
三、关于水肥管理
规程规定,浇水要遵循“见干见湿”的原则,土壤表面干燥时及时浇透。施肥方面,生长期每7至10天施一次稀薄液肥,现蕾后改用磷钾肥为主。值得注意的是,在花芽分化关键期,应减少氮肥施用量,防止徒长影响开花质量。
四、关于整形修剪
规程要求对标本菊进行多次摘心处理。第一次摘心应在苗高10厘米左右时进行,保留2至3个侧枝;第二次摘心在侧枝长至15厘米时进行,每个侧枝保留2至3个芽点。通过这样的整形方式,可以培养出株型紧凑、花朵繁茂的标本菊。
五、关于病虫害防治
规程建议采取预防为主的综合防治策略。定期检查植株健康状况,发现病虫害迹象立即处理。可以使用物理方法如黄板诱杀蚜虫,化学药剂则需选择高效低毒品种,并严格按照说明书浓度配制使用。
以上内容是规程中关于标本菊花期调控的一些核心要点,正确执行这些技术措施能够显著提高标本菊的栽培成功率和观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