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河北省珍贵树种评价的术语和定义、基本原则、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及结果应用。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行政区域内珍贵树种的评价与管理。
Title:Evaluation Method for Precious Tree Species - DB13T 2833-2018
中国标准分类号:B5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T 2833-2018珍贵树种评价方法》是由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为珍贵树种的科学评价提供规范化的指导。以下是对该标准中部分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河北省内珍贵树种的评价工作。明确了标准的应用范围,确保了评价工作的地域性和针对性。
规范性引用文件
标准中列出了多个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如GB/T 14046《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等。这些引用文件为珍贵树种评价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保证了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权威性。
术语和定义
- 珍贵树种:指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生态价值或科学研究价值的树木种类。
- 综合评价:基于多种指标对珍贵树种进行全面评估的过程。
评价指标体系
标准提出了包括生物学特性、生态效益、经济价值和社会文化价值在内的四大类评价指标。每类指标下又细分若干具体项目,例如:
- 生物学特性:包括树种的生长速度、适应性、抗病虫害能力等。
- 生态效益:涵盖固碳能力、水源涵养、土壤保持等功能。
- 经济价值:涉及木材价格、药用价值、观赏价值等。
- 社会文化价值:如历史意义、文化象征作用等。
评价方法
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构建评价模型,通过专家打分确定各指标权重,并结合实地调查数据计算最终得分。这种方法能够有效整合主观判断与客观数据,提高评价结果的准确性。
结果应用
根据评价得分将树种划分为不同等级,便于政府决策部门制定保护措施、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同时鼓励科研机构开展深入研究,促进珍贵树种繁育技术进步。
以上内容是对《DB13/T 2833-2018珍贵树种评价方法》中关键部分的解读,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