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腊叶标本制作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采集、制作步骤、保存与管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植物腊叶标本的制作、保存及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Herbarium Specimen Prepar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41
国际标准分类号:07.10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T 2837-2018 腊叶标本制作技术规程》是河北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腊叶标本的制作流程和技术要求。以下选取部分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一、术语和定义
标准中明确界定了“腊叶标本”的概念:指将植物材料经过采集、整理、压制、干燥等处理后制成的用于科学研究或教学展示的标本。这一定义明确了腊叶标本的主要用途和基本属性。
二、标本采集
规定了标本采集的时间应选择在植物生长发育最旺盛的时期,通常为春夏季。采集时需注意保护生态环境,避免对植物资源造成破坏。同时要求采集者具备相关专业知识,能够准确辨认植物种类。
三、标本整理
强调了标本整理的重要性,包括去除多余的叶片、枝条等非必要部分,保持标本形态完整美观。对于一些特殊部位如花果等需要单独保存,以便后续研究使用。
四、压制方法
提出了两种主要的压制方式:自然风干法和机械加压法。自然风干法适用于小型草本植物,而大型乔木则更适合采用机械加压法。无论哪种方法都需要注意定期更换吸水纸以保证标本干燥效果。
五、干燥处理
要求干燥温度控制在40℃-60℃之间,相对湿度低于30%。干燥过程中要定时检查标本状态,防止出现霉变或虫蛀现象。此外还建议使用防潮剂来延长标本寿命。
六、装订与保存
指出完成干燥后的标本应当按照编号顺序装订成册,并标注相关信息如采集地点、时间等。存放环境应保持通风良好且无直射阳光直射的地方,最好配备空调设备调节温湿度。
通过以上解读可以看出,《DB13/T 2837-2018》从多个环节严格规范了腊叶标本制作全过程,确保最终产品既具有科学价值又便于长期保存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