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智能配肥机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与型号、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以颗粒肥料为原料,通过计量、混合等工序生产配方肥料的智能配肥机。
Title:General Technical Rules for Intelligent Fertilizer Blending Machines
中国标准分类号:B53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6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T 2817-2018《智能配肥机通用技术规则》是河北省发布的关于智能配肥机的技术规范。该标准对智能配肥机的结构、功能、性能、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等进行了明确规定,适用于基于测土配方施肥原理设计制造的智能配肥机。
一、术语和定义
1. 智能配肥机:一种能够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和作物需肥规律,自动完成肥料原料称量、混合并包装成袋的设备。
2. 测土配方施肥:依据土壤测试结果与作物需肥规律,确定肥料种类、数量及施用方法的技术措施。
二、技术要求
1. 结构要求:智能配肥机应具备称量系统、搅拌系统、控制系统、包装系统等主要组成部分。其中,称量系统精度不低于±0.5%,搅拌系统应确保肥料均匀混合,控制系统应具有数据采集、处理和显示功能,包装系统应保证肥料包装质量。
2. 功能要求:智能配肥机应具备以下功能:
- 自动称量:根据设定的配方自动称取各种肥料原料;
- 自动搅拌:将称取的肥料原料按比例混合均匀;
- 自动包装:将混合后的肥料装入包装袋中;
- 数据记录:记录每次配肥的配方信息、称量数据等;
- 故障报警:当出现异常情况时发出警报信号。
三、性能要求
1. 称量精度:智能配肥机的称量误差不得超过±0.5%。
2. 搅拌均匀度:搅拌后的肥料混合物中各成分含量差异不大于±2%。
3. 生产能力:根据不同型号的智能配肥机,其生产能力应达到相应的标准值。
四、试验方法
1. 称量精度测试:通过多次称量同一重量的标准样品,计算平均值与实际值之间的偏差,以此来评估称量系统的准确性。
2. 搅拌均匀度测试:从搅拌好的肥料混合物中随机抽取若干份样本,检测每份样本中各成分的含量,然后计算这些含量的方差,用以衡量搅拌效果的好坏。
五、检验规则
1. 出厂检验:每台智能配肥机在出厂前都必须经过严格的出厂检验,确保各项指标符合本标准的要求。
2. 型式检验:当产品结构、材料或生产工艺发生重大变化时,需要进行型式检验,以验证新产品是否仍然满足标准规定的要求。
六、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1. 标志:产品上应清晰标注产品名称、规格型号、生产日期、生产厂家等相关信息。
2. 包装:采用适当的包装方式保护产品不受损坏,并便于运输和存储。
3. 运输:在运输过程中应注意避免剧烈震动和碰撞,防止产品受损。
4. 贮存:应将产品存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远离腐蚀性物质和其他可能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
以上是对DB13/T 2817-2018《智能配肥机通用技术规则》的重要条款进行了简要解读,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