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旅游企业诚信管理体系的术语和定义、总则、诚信管理职责、诚信管理过程控制、信息管理、检查与分析、改进措施及评价。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内旅游企业的诚信管理体系建设和评价。
Title:Tourism Enterprise Integrity Management System
中国标准分类号:A20
国际标准分类号:03.1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T 2811-2018旅游企业诚信管理体系》是由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发布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旅游企业的诚信管理行为,提升行业整体服务水平。以下是对该标准中部分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一、诚信管理方针与目标
标准要求旅游企业应制定明确的诚信管理方针和目标,并确保这些方针和目标能够反映企业的经营理念和服务宗旨。例如,企业应当承诺遵守法律法规,尊重消费者权益,提供优质服务。同时,诚信管理目标应具体可衡量,如提高客户满意度至95%以上,减少投诉率到千分之一以下等。这有助于企业将诚信理念贯穿于日常运营之中。
二、组织架构与职责
在组织架构方面,标准强调旅游企业需要建立专门负责诚信管理工作的机构或岗位,并明确规定相关人员的职责权限。比如,设立首席诚信官(CIO)负责统筹协调全公司的诚信管理工作;各部门经理则需对其所在部门的诚信表现负直接责任。此外,还应建立健全内部沟通机制,确保信息传递畅通无阻,以便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三、诚信文化建设
为了营造良好的诚信文化氛围,旅游企业应当通过多种途径加强员工培训教育。一方面,定期开展职业道德讲座、案例分析会等活动,增强员工对诚信重要性的认识;另一方面,则可以利用企业内刊、宣传栏等形式传播正面典型事迹,激励全体员工积极参与到创建诚信企业的行动当中来。
四、合同管理
合同管理是保障交易公平的关键环节之一。根据标准规定,旅游企业在签订合同时必须做到内容合法合规、条款清晰准确且双方权利义务对等。对于涉及金额较大或者复杂程度较高的业务往来,建议聘请专业律师审核把关。另外,在履行过程中也要严格按照约定执行,不得擅自更改合同条款或者延迟付款期限。
五、投诉处理程序
当遇到顾客投诉时,旅游企业应当迅速响应并妥善处置。为此,标准特别指出要设置专门的客服热线及电子邮箱接收反馈意见,并保证7×24小时全天候待命。一旦接到投诉后,工作人员应及时记录详情并将相关信息上报给相关部门负责人审批。整个处理流程应当公开透明,让客户清楚地了解到问题解决进展直至最终结果。
六、监督考核机制
最后一点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点就是建立起完善的监督考核体系。除了内部自查自纠以外,还可以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定期对企业进行全面审查。通过对各项指标完成情况的量化评分来衡量整体绩效水平,并据此调整优化未来的战略规划。同时鼓励全体员工共同参与进来,形成人人关心支持诚信建设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