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水貂配种的技术要求、操作步骤和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水貂养殖过程中的配种技术操作。
Title:Technical Operation Regulations for Mink Mat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5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2/T 2939-2018《水貂配种技术操作规程》是吉林省地方标准,为水貂的科学养殖和繁殖提供了指导。以下是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1. 配种前准备
- 环境控制:要求饲养环境温度保持在5℃~15℃之间,湿度控制在50%~70%,确保良好的通风条件。这有助于减少应激反应,提高配种成功率。
- 个体健康检查:对种貂进行全面体检,包括体重、体况评分以及生殖系统检查。健康的种貂能更好地适应配种过程并提升后代质量。
2. 公母比例与分群管理
- 公母比例建议为1:6~1:8,以保证每只公貂都有足够的交配机会。同时强调分群管理的重要性,避免因群体过大导致争斗或资源竞争影响正常交配行为。
3. 人工辅助交配技术
- 当自然交配失败时可采用人工授精方法。操作过程中需特别注意器械消毒及无菌操作流程,防止感染发生。此外还需观察受精情况,并记录相关数据用于后续分析改进。
4. 产后护理
- 新生仔貂出生后立即清理口鼻分泌物,并检查脐带是否脱落完全。母貂产后需要提供充足营养丰富的饲料支持泌乳活动,同时加强保温措施直至幼崽能够独立维持体温为止。
这些规定旨在通过规范化的管理和细致的操作来提高水貂繁殖效率和生产性能,对于从事水貂养殖业者来说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