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绒山羊两年三产繁育的技术要求,包括选种选配、繁殖管理、饲养管理、疾病防控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范围内开展绒山羊两年三产繁育的养殖场及技术人员。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ashmere Goat Breeding with Three Births in Two Year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5/T 1527-2018《绒山羊两年三产繁育技术规程》是内蒙古自治区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通过科学的繁殖管理技术,提高绒山羊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繁殖年龄与体重要求:标准规定,母羊应在14至16月龄、体重达到30公斤以上时开始配种;公羊则需在18月龄、体重达到40公斤以上时参与配种。这一规定基于绒山羊的生长发育规律,确保其具备良好的生殖能力,同时避免过早繁殖对母体健康造成影响。
2. 配种时间选择:建议每年9月至10月间进行配种,此时气候适宜,有利于母羊受孕后胎儿的正常发育。此外,在春季(次年3月至4月)产羔也有利于羔羊的成长环境,减少冬季寒冷对其生存的威胁。
3. 妊娠期管理:怀孕期间要特别注意营养供给,提供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及矿物质的日粮,并保证充足清洁饮水。同时应避免剧烈运动或惊吓,定期观察母羊状态,预防流产现象发生。
4. 产羔护理:新生羔羊出生后应及时清理口鼻内的黏液并擦干身体表面水分,促进血液循环。对于弱小个体还需加强保温措施直至完全恢复体力。初乳喂养至关重要,它含有丰富的抗体能够增强免疫力。
5. 断奶与育肥:一般情况下,羔羊会在出生后6个月左右断奶,之后进入快速生长阶段。在此期间应根据个体差异调整饲料配方,增加能量摄入量以支持骨骼肌肉的发展。另外还应注意驱虫保健工作,防止疾病传播影响生产性能。
6. 遗传改良计划:为了持续提升群体整体素质,需要建立完善的系谱档案系统,记录每只羊的基本信息如出生日期、父母情况等。通过选留优良后代淘汰劣质个体的方式逐步优化种群结构。
以上内容涵盖了该标准的核心要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