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绒山羊光控增绒技术的术语和定义、设施要求、光照控制方法、饲养管理措施及增绒效果评估。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范围内采用光控增绒技术进行绒山羊养殖和生产的企业及养殖户。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Light-Controlled Cashmere Increase in Cashmere Goats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5/T 1524-2018绒山羊光控增绒技术规程》是一项专门用于指导内蒙古地区绒山羊养殖的技术规范。这项标准从科学角度出发,结合内蒙古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绒山羊的生长特性,系统地提出了通过控制光照时间来促进绒山羊增绒的技术方法。以下将对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标准的前言部分明确指出该标准适用于内蒙古自治区内从事绒山羊养殖的企业和个人。这一规定确保了标准的应用范围明确,有助于统一管理和服务于整个区域内的绒山羊产业。
接着,在术语和定义中,对“光控增绒”进行了精确描述:即通过人为调节光照周期长度,促使绒山羊在特定季节加速毛发或绒纤维的增长速度。这种做法能够有效提高单位面积内绒产量,同时保持甚至提升绒品质。
在技术要求方面,标准详细规定了不同月份下适宜的光照时长。例如,在秋季(9月至11月),建议每天提供16小时的人工光源补充,以模拟长日照环境,刺激绒山羊进入快速生长期。而在冬季(12月至次年2月),则需要减少光照至8小时左右,帮助动物适应短日照条件并准备越冬。
此外,关于饲养管理也提出了具体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合理搭配饲料成分,保证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充足供应;定期检查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疾病问题;以及建立完整的档案记录制度,跟踪每只羊的成长过程及其产绒量变化情况。
最后,在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方面强调了废弃物处理的重要性。要求所有涉及化学药品使用的情况都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执行,并妥善处置各类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和液体排放物,避免污染周边生态环境。
总之,《DB15/T 1524-2018绒山羊光控增绒技术规程》不仅为从业者提供了科学合理的操作指南,还充分考虑到了生态保护的需求,对于推动当地特色畜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