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民族工艺品帽子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以纺织材料或其他适宜材料为主要原料制作的民族工艺品帽子。
Title:General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Ethnic Art Crafts - Hats
中国标准分类号:W51
国际标准分类号:61.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民族工艺品 帽子通用技术要求》(DB15/T 468-2018)是由内蒙古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关于民族工艺品帽子的技术规范。这项标准适用于内蒙古地区的民族工艺品帽子的设计、生产、检验和销售,对于保护和发展民族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以下将从标准中的关键条款入手,进行深度解读。
术语和定义
标准中明确了“民族工艺品帽子”的概念,即以蒙古族等少数民族文化为背景,采用传统工艺或现代技术制作的帽子产品。这一定义强调了帽子的文化属性和技术含量,为后续的技术要求提供了理论基础。
技术要求
# 材料要求
1. 原材料的选择:标准要求使用环保、无毒、无害的材料。特别是对于直接接触皮肤的部分,必须符合国家相关卫生标准。
2. 色彩与染料:鼓励使用天然染料,并对染料的色牢度提出了具体指标,确保产品在正常使用条件下不会褪色或掉色。
# 工艺要求
1. 制作工艺:强调了传统手工艺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的原则,要求在保持民族特色的同时,注重产品的实用性和舒适性。
2. 装饰元素:允许使用金银线、珠片等装饰物,但需保证这些装饰物牢固不易脱落,避免造成安全隐患。
# 安全性能
1. 防火性能:要求帽子具备一定的阻燃特性,以保障使用者的安全。
2. 机械强度:规定了帽子在承受一定外力时不应发生明显变形或损坏,确保其耐用性。
# 环保要求
1. 废弃物处理:提倡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并采取有效措施回收利用可再生资源。
2. 包装材料:建议采用易于降解的包装材料,减少环境污染。
检验方法
标准还详细列出了各项技术要求的具体检验方法,包括但不限于目测检查、物理测试、化学分析等手段,确保每一件出厂的产品都能达到规定的质量标准。
标志、标签及使用说明
最后,标准对产品的标志、标签以及使用说明书也作出了明确规定,要求清晰地标明产品名称、材质成分、执行标准编号、生产日期等内容,以便消费者了解产品信息并正确使用。
综上所述,《民族工艺品 帽子通用技术要求》不仅涵盖了从原料到成品全过程的质量控制要点,而且充分考虑到了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等因素,体现了我国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高度重视。企业应当严格遵守该标准,不断提升产品质量,推动民族文化产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