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闽楠采种、种子处理、播种育苗、容器育苗及苗期管理的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福建省内闽楠的采种与育苗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eed Collection and Nursery of Phoebe bournei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6/T 664-2018《闽楠采种育苗技术规程》是江西省地方标准,规定了闽楠种子采集、调制贮藏、播种育苗及幼苗管理等环节的技术要求。以下对规程中的关键内容进行解读。
关于种子采集,规程明确指出应在果实呈紫黑色且种壳坚硬时进行采收。此时种子已充分成熟,能够保证较高的发芽率。采种后需及时处理,避免长时间堆放导致发热影响种子质量。
在种子调制过程中,规程强调要采用自然干燥或低温烘干的方式去除果肉,并通过风选和水选结合的方法筛选出优质种子。种子含水量应控制在15%以下才能入库保存。
对于贮藏环节,规程建议采用密封包装并置于阴凉干燥处,定期检查种子状态。如果发现霉变现象应及时采取措施防止扩散影响其他种子。
播种前需要对种子进行预处理,包括浸种催芽等步骤以提高发芽率。规程推荐使用温水浸泡24小时后再进行沙床催芽,这样可以有效打破休眠促进种子萌发。
在苗期管理方面,规程提出了精细化管理的要求。例如,在幼苗出土后要及时撤除覆盖物并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度浇水;当幼苗长到一定高度时可适当间苗保证株距合理;同时还要注意防治病虫害确保苗木健康生长。
此外规程还特别提到在不同生长阶段应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施肥方案,前期以氮肥为主促进茎叶发育后期则增加磷钾肥比例有利于根系强壮。
这些技术要点为实际操作提供了科学依据有助于提高闽楠育苗的成功率和苗木质量。希望从业者能严格按照规程执行从而获得优良的闽楠苗木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