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刨花楠苗木繁育的术语和定义、圃地选择与规划、播种育苗、扦插育苗、嫁接育苗、苗期管理及出圃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刨花楠苗木的繁育及生产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ropagation of Phoebe bournei Seedling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6/T 673-2018《刨花楠苗木繁育技术规程》是江西省地方标准,规定了刨花楠苗木繁育的技术要求。以下选取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1. 种子采集与处理
- 条文指出种子应从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母树上采集。具体操作时需选择在秋季果实成熟期进行采摘,并将果实摊晒至果皮开裂后收集种子。
- 解读:种子质量直接影响苗木的成活率和生长状况,因此要确保种子来源可靠且经过充分晾晒以去除杂质。
2. 播种时间与方法
- 规定播种时间为每年春季3月至4月间,采用条播或撒播的方式进行。
- 解读:这一时间段气温适中,有利于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播种方式的选择则依据圃地面积大小及劳动力情况而定。
3. 苗床准备
- 苗床土壤要求疏松肥沃,排水良好,pH值保持在5.5-6.5之间。
- 解读:良好的土壤条件可以为苗木提供充足的养分和适宜的水分环境,从而促进其健康发育。
4. 田间管理
- 包括适时浇水、施肥以及病虫害防治等内容。浇水遵循“见干见湿”的原则,施肥宜选用有机肥料为主,化学肥料为辅。
- 解读:科学合理的田间管理措施能够有效提高苗木质量和产量,同时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5. 苗木出圃
- 要求苗木达到一定高度(通常为30厘米以上)并具有完整根系时方可出圃。
- 解读:只有当苗木具备足够大的株高和健康的根系时才能更好地适应外界环境,提高移植后的存活率。
以上是对该标准中部分关键条款的深入分析,希望能帮助您更全面地理解刨花楠苗木繁育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各项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