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龙牙百合鳞片快速繁育种球生产的术语和定义、繁育场地要求、母鳞片选择与处理、种球繁育技术要点、病虫害防治及种球收获保存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龙牙百合鳞片快速繁育种球的生产技术指导。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Rapid Propagation of Lilioceris Scales and Bulb Produc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13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6/T 437-2018 龙牙百合鳞片快速繁育种球生产技术规程》是江西省地方标准,该标准对龙牙百合鳞片快速繁育种球的生产技术进行了规范。以下从标准中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是关于种球的选择和处理。标准指出种球应选择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且大小均匀的鳞茎作为母本材料。在处理过程中,要求将鳞茎清洗干净后剥去外层老化的鳞片,并用75%酒精浸泡消毒1分钟,再用无菌水冲洗3次。这一环节对于保证后续繁殖的成功率至关重要,因为清洁和消毒可以有效防止病原微生物的侵入,同时也有助于提高鳞片的萌发率。
其次是关于基质的选择与准备。标准推荐使用疏松透气、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或腐殖质含量较高的土壤作为栽培基质。在种植前需要对基质进行翻耕并施加适量的有机肥,以提供充足的养分支持。此外还强调了基质pH值的重要性,建议保持在6.0至7.0之间,这有利于百合鳞片的健康生长。
接着是关于种植密度的规定。根据标准中的指导,每平方米的种植面积内大约可以放置300至500个鳞片,具体的密度还需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过密会导致植株间竞争激烈,影响个体发育;而过于稀疏则会造成资源浪费。因此合理安排种植密度是实现高效生产的必要条件之一。
另外,在田间管理方面也提出了具体要求。包括定期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度积水,适时追肥补充营养元素,以及及时清除杂草和防治病虫害等措施。特别是在夏季高温季节,要注意适当遮阴降温,避免强光直射造成灼伤。
最后是收获与储存环节。当鳞茎达到一定大小时即可采收,一般是在秋季进行。采收后的种球需经过清洗晾干后再入库保存,温度控制在2℃左右,相对湿度维持在80%-90%之间。这样能够最大限度地延长种球的休眠期,为下一轮播种做好准备。
通过以上这些详细的解读可以看出,《DB36/T 437-2018》不仅涵盖了从种球挑选到最终收获整个过程的技术要点,而且特别注重各个环节之间的协调配合,旨在帮助从业者获得高质量的龙牙百合鳞片快速繁育种球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