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韭菜生产的产地环境、品种选择与处理、播种育苗、田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采收及生产档案。本文件适用于湖北省范围内韭菜的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Leek Produc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12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2/T 1453-2018 韭菜生产技术规程》是湖北省地方标准,对韭菜的生产过程进行了规范。以下选取几个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一、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
该标准规定应选用适应当地生态条件且经过审定的优良品种。种子在播种前需进行精选,确保种子纯度和净度达到98%以上,并进行发芽试验,保证发芽率不低于85%。同时,为提高出苗率,建议用温水浸泡种子24小时后再催芽。
二、整地与施肥
要求种植地块要深耕细耙,耕深应在25厘米以上。基肥以有机肥为主,每亩施用腐熟有机肥3000-4000公斤,配合适量磷钾肥。追肥时要注意氮肥用量,避免过量导致品质下降。
三、播种与田间管理
播种时间一般选在春季或秋季,播种深度约1.5厘米。出苗后要及时查苗补苗,保持均匀分布。生长期间要适时中耕除草,雨季注意排水防涝。每次收割后应及时追肥浇水,促进新芽萌发。
四、病虫害防治
提倡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相结合的方式。优先使用高效低毒农药,并严格执行安全间隔期。特别强调要加强对韭蛆等地下害虫的监控,一旦发现要及时采取措施控制危害。
五、采收与贮藏
当韭菜叶片长至30-40厘米时即可采收,留茬高度控制在3-5厘米。采收后要分级包装,避免机械损伤。短期贮藏温度保持在0-4℃之间,相对湿度90%-95%,以延长保鲜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