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紫薇大苗培育的术语和定义、圃地选择与准备、繁殖方法、移植、养护管理、病虫害防治及出圃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湖北省范围内紫薇大苗的培育及绿化应用。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ultivation of Large Lagerstroemia Indica Seedling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2/T 1418-2018紫薇大苗培育技术规程》是由湖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发布的一项地方标准,该标准对紫薇大苗的培育过程进行了规范。以下将从几个关键环节出发,对标准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苗圃地选择与整地
标准中规定,苗圃地应选择在地势平坦、排水良好、土壤肥沃且pH值适中的地块。具体要求如下:
1. 地势:为了防止积水导致根系腐烂,苗圃地的地势要平坦或稍有坡度。
2. 排水:良好的排水系统是必不可少的,以确保雨季时雨水能够迅速排出。
3. 土壤:土壤需富含有机质,且具有较强的保水能力。
4. pH值:适宜的土壤酸碱度有助于植物生长,一般要求pH值在6.5至7.5之间。
二、播种育苗
关于播种育苗部分,标准指出种子处理和播种密度是影响幼苗成活率的关键因素:
1. 种子处理:在播种前,需要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可以采用温水浸泡或者化学药剂浸泡的方法,以杀灭病菌并促进发芽。
2. 播种密度:合理的播种密度既能保证每株苗木有足够的生长空间,又能充分利用土地资源。通常情况下,行距为30厘米至40厘米,株距为20厘米至30厘米。
三、移植与定植
当幼苗长到一定高度时,就需要进行移植操作。标准中提到几点需要注意的地方:
1. 时间选择:最佳移植时间为春季或秋季,此时气温适宜,有利于苗木恢复生长。
2. 根系保护:移植过程中要尽量减少对根系的损伤,可以用泥浆蘸根的方式保护根部。
3. 定植深度:定植时要注意控制好深度,一般以原土印为准,既不能过浅也不能过深。
四、田间管理
田间管理贯穿整个生长周期,包括浇水施肥、修剪整形等方面:
1. 浇水施肥:根据天气情况适时适量地浇水,并结合生长阶段施加肥料,前期多施氮肥促进枝叶茂盛,后期增施磷钾肥增强抗逆性。
2. 修剪整形:及时去除枯死枝条和病虫害部位,保持树冠通风透光,同时通过摘心等措施调控树形结构。
五、病虫害防治
对于常见的病虫害问题,标准给出了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
1. 预防措施:定期巡查圃地,发现隐患及时清除;加强肥水管理提高植株自身免疫力。
2. 化学防治:一旦发生严重病虫害,在专业人员指导下合理选用高效低毒农药进行喷洒作业。
以上就是《DB42/T 1418-2018紫薇大苗培育技术规程》中一些重要条文的具体解析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