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种蛋收集、包装、运输和贮存的技术要求和操作规程。本文件适用于家禽种蛋从养殖场到孵化场的全过程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ollection, Packaging, Transportation and Storage of Hatching Eggs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1/T 680-2018《种蛋收集包装运输贮存技术规程》是四川省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种蛋从生产到最终使用的各个环节的技术要求。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种蛋收集
标准要求:
- 收集种蛋应在母鸡产蛋后尽快完成,最迟不得超过6小时。
- 收集时应避免直接用手接触蛋壳表面,使用专用工具或戴手套操作。
解读:
及时收集种蛋可以减少细菌污染的机会,保持种蛋的新鲜度。手部接触可能会带来微生物污染,因此建议使用无菌工具或者佩戴一次性手套以确保卫生条件。
包装
标准要求:
- 每个包装箱内种蛋数量不宜超过30枚。
- 包装材料需具备良好的透气性和防震性能,同时能够有效隔绝外界环境影响。
解读:
限制每箱种蛋的数量有助于在运输过程中更好地固定种蛋位置,防止因碰撞而损坏。选择合适的包装材料对于保护种蛋免受温度变化、湿气侵入等外部因素的影响至关重要。
运输
标准要求:
- 运输车辆应清洁干燥,并且配备温度控制装置。
- 装卸过程要轻拿轻放,避免剧烈震动。
解读:
清洁干燥的车厢环境可以减少病原体传播的风险;温度控制则保证了种蛋在整个运输途中的适宜保存条件。轻柔的操作方式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物理损伤。
贮存
标准要求:
- 存储区域应当通风良好,温度保持在10℃至15℃之间。
- 定期检查库存情况,发现有破损、变质迹象的种蛋应及时剔除。
解读:
适宜的存储温度有利于延长种蛋的孵化能力。定期检查不仅能够及时发现问题种蛋,还能维护整个储存环境的质量,确保剩余种蛋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以上是对DB51/T 680-2018中几个核心部分的重点解读。遵循这些规定将有助于提高种蛋的整体质量,从而提升孵化成功率及后代健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