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无公害农产品青花菜生产的产地环境、品种选择、播种育苗、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新疆地区无公害青花菜的生产。
Title:Produc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Non-Hazardous Agricultural Products: Broccoli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无公害农产品青花菜生产技术规程(DB54/T 0040-2018)是西藏自治区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青花菜的种植过程,确保产品质量安全。以下为关键条款的深度解读:
一、产地环境要求
青花菜生产应选择生态环境良好、远离污染源的区域。土壤pH值以6.0~7.0为宜,有机质含量≥2.0%,前茬作物不宜为十字花科植物。这表明生产基地需具备优良的自然条件,避免重金属及有害物质残留风险。
二、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
选用抗病性强、适应当地气候特点的优质品种。种子播前需进行消毒处理,可用温汤浸种法或药剂拌种,以预防病害发生。此举可有效提高种子发芽率和幼苗成活率,降低病虫害风险。
三、栽培管理
1. 播种育苗:采用穴盘育苗方式,苗龄控制在30天左右,确保壮苗移栽。
2. 定植密度:每亩定植2500~3000株,行距50cm,株距40cm,有利于通风透光,减少病害传播。
3. 肥水管理:基肥以有机肥为主,追肥分次施用,保持土壤湿润但不积水。
4. 病虫害防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优先采用农业、物理措施,必要时使用高效低毒农药,并严格执行安全间隔期。
四、采收与包装
青花菜应在花球充分长大、表面平滑、颜色鲜绿时及时采收。采收后应立即分级包装,防止机械损伤,避免长时间堆放造成品质下降。包装材料应符合国家相关卫生标准,确保产品安全卫生。
五、档案记录
建立完整的生产档案,包括品种信息、投入品使用情况、田间管理措施、病虫害防治记录等,以便追溯产品质量安全状况。档案保存期限不少于两年,便于监督管理。
六、质量安全检测
产品上市前须经法定检验机构抽检合格,主要检测项目包括农药残留、重金属含量等指标。检测结果作为市场准入的重要依据,确保消费者食用安全。
该标准从产地环境到采收全过程进行了严格规范,为青花菜的无公害生产提供了科学指导,有助于提升产品质量,保障公众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