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造林更新的基本原则、设计要求、整地方法、苗木选择与培育、栽植技术、抚育管理及检查验收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吉林省范围内的人工造林和森林更新活动。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Afforestation and Forest Regener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4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2/T 822-2018《造林更新技术规程》是吉林省地方标准,规定了造林更新的基本原则、作业设计、主要树种造林、森林抚育、低效林改造等方面的技术要求。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一、基本原则
1. 符合国家和地方林业发展规划,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2. 尊重自然规律,科学合理选择树种,做到适地适树。
3. 注重生物多样性保护,避免单一化种植。
二、作业设计
1. 调查与规划:全面调查造林地的立地条件、土壤类型等,制定详细的作业设计方案。
2. 树种选择:根据造林目的、气候条件等因素,选择适宜的乡土树种。
3. 种苗准备:确保苗木质量符合国家标准,提前做好苗木处理工作。
三、主要树种造林
1. 杨树:宜选用抗病虫害能力强的品种,造林密度控制在每公顷167株左右。
2. 沙棘:适合在沙化土地上种植,造林时要保证足够的灌溉条件。
3. 松类:选择耐寒、耐旱性强的松树品种,造林后需定期检查幼苗生长情况。
四、森林抚育
1. 幼林抚育:包括除草、松土、施肥等措施,促进幼苗健康成长。
2. 成林抚育:通过间伐等方式调整林分结构,提高林木质量和产量。
3. 病虫害防治:采用物理、化学或生物方法进行综合防控,减少损失。
五、低效林改造
1. 明确改造目标,如提高林分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等。
2. 采取补植补造、嫁接改良等手段提升林地效益。
3. 改造过程中要注意保护原有植被,防止水土流失。
以上内容仅为部分重点条款解析,具体实施还需结合实际情况严格按照标准执行。希望这些信息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应用DB22/T 822-2018《造林更新技术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