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实验用长爪沙鼠的微生物检测方法及评价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实验用长爪沙鼠的质量检测与评价。
Title:Laboratory Animals - Microbiological Testing and Evaluation - Part 5: Long-clawed Hamsters for Experiment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11.1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1/T 1459.5-2018《实验动物 微生物检测与评价 第5部分:实验用长爪沙鼠》是北京市地方标准,用于指导实验用长爪沙鼠微生物检测和质量评估。以下为该标准的重要条文解读:
一、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实验用长爪沙鼠的微生物检测与质量评价,规定了微生物检测项目、采样方法、检测频率及结果判定等内容。
二、微生物检测项目
标准明确了主要检测项目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其中:
1. 细菌检测:需检测沙鼠肠道、皮肤表面及呼吸道中的细菌种类和数量。
2. 真菌检测:重点检查沙鼠体表及内部器官是否存在真菌感染。
3. 病毒检测:筛查沙鼠是否携带特定病毒如沙鼠疱疹病毒。
三、采样方法
1. 采样部位:根据检测目的选择不同部位,如粪便用于细菌检测,鼻咽拭子用于呼吸道病毒检测。
2. 样品量:每批次不少于6只,确保样本具有代表性。
3. 样品保存:采集后立即送检,短期可冷藏保存,长期需冷冻保存。
四、检测频率
1. 日常监测:每月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测。
2. 引入新种群:引入前需完成全面检测。
3. 疫情期间:增加检测频次至每周一次。
五、结果判定
1. 判定依据:以国家标准GB 14922.2为参照,结合实验需求制定合格标准。
2. 合格标准:所有检测项目均符合要求视为合格。
3. 不合格处理:发现不合格项时应立即隔离相关个体,并追溯污染源。
六、其他要求
1. 实验室条件:开展检测工作的实验室需达到生物安全二级及以上水平。
2. 检测人员资质:检测人员须经过专业培训并取得相应资格证书。
3. 记录管理:建立完整的检测档案,保存期限不少于5年。
以上内容为核心条款,具体实施时还需结合实际情况灵活调整,确保检测工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