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实验用狨猴寄生虫检测的采样、检测方法及评价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实验用狨猴寄生虫感染状况的检测与评价。
Title:Laboratory Animals - Parasite Testing and Evaluation - Part 4: Marmosets
中国标准分类号:B44
国际标准分类号:11.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1/T 1460.4-2018《实验动物 寄生虫检测与评价 第4部分 实验用狨猴》是一项专门针对实验用狨猴寄生虫检测的重要标准。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样品采集
标准指出,样品采集应在狨猴健康检查时同步进行。要求从狨猴肛门周围、鼻腔及口腔等部位取样,并确保样本的新鲜度和代表性。这一规定旨在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避免因样本保存不当导致的误差。
检测项目与方法
本标准明确了实验用狨猴需要检测的主要寄生虫种类,包括但不限于线虫、原虫和螨虫等。对于不同类型的寄生虫,推荐使用显微镜检查法、ELISA检测法以及PCR技术等多种手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检测。特别是对于某些难以通过传统显微镜观察到的寄生虫或其阶段,建议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提高检出率。
结果判定
在结果判定方面,标准提出了明确的标准:如果任何一项检测结果呈阳性,则认为该狨猴存在寄生虫感染。此外,还强调了对阳性个体应立即隔离并进一步治疗的重要性,同时对同笼其他狨猴也需进行全面检查以防止交叉感染。
卫生管理措施
为了有效预防寄生虫的发生,标准还特别强调了日常卫生管理措施的重要性。这包括定期清洁笼舍、合理安排饲养密度、严格控制人员进出实验室以及做好废弃物处理等工作。这些措施不仅有助于减少寄生虫传播的风险,也是保障实验动物福利的基础。
记录与报告
最后,关于记录与报告部分,标准要求所有检测过程及相关信息都必须详细记录下来,并形成书面报告存档备查。这样不仅可以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依据,也有助于追踪问题来源并采取相应改进措施。
以上就是对DB11/T 1460.4-2018《实验动物 寄生虫检测与评价 第4部分 实验用狨猴》中几个重要条款的具体解读。希望可以为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标准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