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鸭肉胴体及部件的分级要求、检验方法、判定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本文件适用于鸭肉胴体及部件的生产、加工、销售和质量评定。
Title:Grading Standard for Duck Carcass and Parts
中国标准分类号:XK 02
国际标准分类号:67.12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2/T 1397-2018是湖北省地方标准,规定了鸭肉胴体及部件的分级要求、检验方法、判定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内容。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1. 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湖北省内生产的鸭肉胴体及部件的分级。明确了适用地域和产品范围。
2. 术语和定义:
- 鸭肉胴体:指经屠宰加工后去除了头、爪、内脏后的鸭体部分。
- 鸭肉部件:包括鸭翅、鸭腿等分割后的部分。
3. 分级要求:
- 感官指标:包括色泽、气味、形态等。例如,鸭肉胴体应具有正常的新鲜肉色,无异味,肌肉组织紧密。
- 理化指标:如pH值、失水率等。要求pH值在一定范围内,以保证肉质新鲜。
- 微生物指标:对菌落总数、大肠菌群等有具体限制,确保食品安全。
4. 检验方法:
- 感官检验:通过视觉、嗅觉等方式检查。
- 理化检验:使用仪器设备测定相关指标。
- 微生物检验:按照GB 4789系列标准进行检测。
5. 判定规则:
- 如果所有指标均符合要求,则判定为合格品。
- 若出现不符合项,需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允许返工或降级处理。
6.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 标志上应标明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等信息。
- 包装材料需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 运输过程中避免日晒雨淋,保持冷链条件。
- 贮存环境温度控制在规定范围内,并定期检查产品质量。
这些条文旨在规范鸭肉产品的质量,保障消费者权益,同时也为企业提供了明确的操作指南。企业应严格按照标准执行,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