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主要林木品种审定的基本要求、审定程序、审定内容和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山西省主要林木品种的审定工作。
Title:Criteria for Forest Tree Variety Approval in Shanxi Province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4/T 645-2018《主要林木品种审定规范》是山西省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主要林木品种的审定流程和技术要求。以下选取部分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一、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山西省行政区域内主要林木品种的审定工作。这明确了标准的应用地域和对象,确保了审定工作的地域性和针对性。
二、术语和定义
1. 主要林木品种:指经过人工选育或发现并经过改良,具有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等特点的林木品种。
2. 审定:对申请审定的主要林木品种进行技术评价和审查的过程。
三、品种审定委员会
设立由相关领域专家组成的品种审定委员会,负责品种的审定工作。委员会成员应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确保审定结果的专业性和权威性。
四、审定程序
1. 申请:申请人需提交详细的品种描述、试验报告等相关材料。
2. 受理:审定委员会对申请材料进行初步审核,决定是否受理。
3. 试验:通过受理的品种需进行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以验证其适应性和稳定性。
4. 审查:审定委员会根据试验结果和其他相关资料进行综合评估。
5. 公示:审定结果需在一定范围内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6. 发布:公示无异议后,正式发布审定结果。
五、品种描述
包括品种名称、来源、选育过程、主要性状、栽培技术要点等信息。这些信息有助于全面了解品种的特点和种植要求。
六、试验要求
1. 区域试验:在不同生态区进行试验,以验证品种的适应性和稳定性。
2. 生产试验:在生产条件下进行试验,以评估品种的实际生产性能。
七、审定标准
1. 高产性:品种的产量应显著高于对照品种。
2. 优质性:品种的品质应满足市场需求。
3. 抗逆性:品种应具备较强的抗病虫害、抗旱、抗寒等能力。
4. 稳定性:品种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表现应保持一致。
八、附则
规定了标准的实施日期和解释权归属。确保标准能够及时得到执行,并明确了解释权,避免歧义。
以上是对DB14/T 645-2018《主要林木品种审定规范》中一些重要条款的解读,希望对从事林木品种审定工作的相关人员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