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小麦、玉米连作全程机械化生产的术语和定义、播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收获及产后处理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湖北省内小麦、玉米连作的全程机械化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Full Mechanization of Wheat and Corn Relay Cropping Produc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小麦玉米连作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DB42/T 1388-2018)是湖北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小麦和玉米连作过程中的机械化作业流程。以下是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1. 播种前准备
- 土地整理:要求土壤深耕25厘米以上,并确保田面平整。这有助于改善土壤结构,提高作物根系的发育环境。
- 种子处理:建议使用包衣种子或进行种子消毒处理,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2. 播种作业
- 播种深度:小麦播种深度应在3-5厘米之间,而玉米则为4-6厘米。适宜的播种深度可以保证种子顺利萌发并出苗整齐。
- 行距与株距:小麦推荐行距为15-20厘米,玉米行距为60-70厘米,株距根据品种特性调整。合理的行距和株距有利于光照利用和通风透光。
3. 田间管理
- 灌溉施肥:在不同生长阶段合理安排灌溉和施肥时间。例如,在小麦拔节期和抽穗期需增加水分供应;玉米则需要在大喇叭口期和灌浆期重点施肥。
- 病虫害防治:定期巡查田间情况,一旦发现病虫害迹象立即采取措施。提倡采用生物防治方法优先于化学农药。
4. 收获后处理
- 机械收获:选择适合当地条件的小麦联合收割机和玉米摘穗剥皮一体机。注意调整机器参数以避免损失过多谷物。
- 秸秆处理:鼓励采用粉碎还田的方式处理秸秆,既可增加土壤有机质又减少了环境污染。
以上内容仅为部分核心要点解析,实际操作中还需结合具体情况进行灵活调整。希望这些信息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该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