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奶牛热应激防控的术语和定义、环境调控、饲养管理、营养调控及健康监测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奶牛养殖场热应激的防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Heat Stress in Dairy Cow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T 2781-2018《奶牛热应激防控技术规程》是河北省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指导奶牛养殖场通过科学有效的措施减轻热应激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以下将从标准中挑选几个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温度湿度指数(THI)阈值
标准规定当温度湿度指数达到或超过78时即认为奶牛开始受到热应激影响。THI是由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共同决定的一个综合指标,计算公式为:THI=1.8×T+32-(0.55-0.0055×RH)×(T-58)。其中T代表干球温度(℃),RH表示相对湿度(%)。此阈值的设定基于大量研究数据,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奶牛舒适状态的变化情况。
饲养管理措施
在饲养管理方面,标准强调了以下几个要点:
1. 提供充足饮水:确保每头成年奶牛每天至少有100升清洁饮用水供应,并且水槽设计合理以满足所有奶牛同时饮水的需求。
2. 调整饲料配方:增加粗纤维比例至18%-20%,减少精料用量,适当添加缓冲剂如小苏打等来提高瘤胃pH值。
3. 改善通风条件:安装高效能风扇系统及喷淋装置,在高温季节保持牛舍内空气流通良好且湿润适度。
4. 分区管理:将不同生理阶段的奶牛分开饲养,给予针对性的护理服务。
环境调控技术
环境调控是防止奶牛发生热应激的重要手段之一。标准提出了具体的技术要求:
1. 遮阳处理:对于室外活动区域应设置遮阳棚或者种植树木作为天然屏障;
2. 地面降温:采用湿帘冷却法或者洒水车定期洒水等方式降低地面温度;
3. 监测预警机制:建立完善的气象信息收集与分析平台,及时发布高温警报信息给相关单位和个人。
以上内容只是该标准的部分精华部分,实际应用过程中还需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各项措施。通过严格执行这些规范化的操作流程,可以有效缓解奶牛因极端天气造成的经济损失,促进整个畜牧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