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稳定型废旧轮胎胶粉改性沥青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以废旧轮胎胶粉为改性剂制备的改性沥青在公路、城市道路及其他相关领域的应用。
Title: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Stabilized Waste Tire Crumb Rubber Modified Asphalt
中国标准分类号:C61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T 2780-2018是河北省地方标准,规定了稳定型废旧轮胎胶粉改性沥青的技术要求。以下为关键条款的深度解读:
1. 原材料要求
- 胶粉:需满足GB/T 19208中Ⅱ类胶粉标准,细度应达到40目以上。这确保胶粉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和与沥青的相容性。
- 基质沥青:采用符合GB/T 494标准的A级道路石油沥青。基质沥青的质量直接影响改性效果。
2. 改性沥青性能指标
- 针入度:在25℃条件下针入度范围为60~80(0.1mm)。针入度反映沥青的软硬程度,该范围保证了材料既有足够的柔韧性又不会过于柔软。
- 延度:10℃条件下延度不小于30cm。延度表示低温条件下的变形能力,数值越高说明抗裂性能越好。
- 软化点:不低于55℃。软化点体现高温稳定性,数值高则耐热性更强。
- 动力粘度:135℃时动力粘度不大于3Pa·s。动力粘度反映施工和易性,低值便于泵送和均匀摊铺。
3. 储存稳定性
- 在170℃条件下储存5天后,25℃针入度差不超过4(0.1mm),表明改性剂与基质沥青之间有良好的相容性,长期储存不会发生离析现象。
4. 老化试验
- 经过RTFOT或TFOT加热老化后,残留物针入度比不小于60%,延度不小于20cm。老化试验模拟实际使用中的长期老化情况,这些指标确保改性沥青在老化后仍具备基本的路用性能。
5. 环保要求
- 重金属含量及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排放需符合相关环保法规。这体现了对环境友好的原则,促进可持续发展。
以上内容为核心条款解析,标准全面覆盖了从原料选择到成品性能检验的全过程,为稳定型废旧轮胎胶粉改性沥青的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