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冬瓜种苗集约化生产的术语和定义、质量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冬瓜种苗的集约化生产与质量评价。
Title:Intensive Production of Vegetable Seedlings - Part 7: Quality of Winter Melon Seedlings (DB13T 2776.7-2018)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T 2776.7-2018《集约化生产蔬菜种苗质量 第7部分:冬瓜》是一项河北省地方标准,规定了集约化生产冬瓜种苗的质量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等内容。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一、术语和定义
标准明确了“集约化生产”、“种苗”等专业术语的概念。其中,“种苗”是指通过育苗方式获得的具有生长发育能力的幼苗,包括嫁接苗和自根苗。“冬瓜种苗”特指用于冬瓜栽培的种苗。
二、质量要求
1. 外观质量
- 种苗应健壮,无机械损伤、病虫害及畸形。
- 根系发达,须根多且分布均匀。
- 叶片完整,颜色正常,无黄化或灼伤现象。
2. 规格指标
- 苗龄:根据种植季节不同,确定适宜的苗龄范围。一般春季播种苗龄为25-35天,秋季播种苗龄为20-30天。
- 株高:春季播种株高应在10-15厘米之间,秋季播种株高应在8-12厘米之间。
- 茎粗:茎粗度不低于0.4厘米。
三、检验方法
1. 外观检查
- 在自然光线下目测种苗的整体外观状况,用手触摸检查是否有机械损伤。
- 使用放大镜观察叶片表面是否存在病斑或虫害痕迹。
2. 生长势测定
- 测量苗龄时,采用计时法记录从播种到测量当天的时间间隔。
- 使用游标卡尺测量茎粗,并取多个点的数据取平均值。
四、检验规则
1. 批次划分
- 同一批次的种苗应来源于同一产地、同一品种、同一育苗设施、同一育苗周期。
2. 抽样方案
- 每批次随机抽取不少于100株作为样本进行检测。
- 样品应在采样后24小时内完成各项指标的测定。
五、标志、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
1. 标志与标签
- 每个包装单位上应标明产品名称、规格型号、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企业名称及地址等信息。
- 对于特殊用途的产品还需注明使用说明。
2. 包装材料选择
- 应选用透气性良好且防潮性能佳的材料作为包装物。
- 内部可适当填充柔软物质以减少搬运过程中的碰撞风险。
3. 运输条件
- 运输过程中应注意保持车厢内温度适宜,避免阳光直射。
- 短途运输可用普通车辆,但需注意通风换气;长途运输则建议采用冷藏车。
4. 贮存环境
- 贮存场所应干燥清洁,远离火源和化学物品。
- 温度控制在5℃~15℃范围内,相对湿度保持在60%~80%之间。
以上就是对DB13/T 2776.7-2018《集约化生产蔬菜种苗质量 第7部分:冬瓜》中部分内容的深度解读。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