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金花散茶加工的术语和定义、加工环境要求、原料要求、加工工艺流程及技术要点、质量控制与检验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以黑毛茶为原料,经筛分、拼配、渥堆发酵、压制等工艺加工制成的金花散茶的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Jin Hua Loose Tea Process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XK03
国际标准分类号:67.1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金花散茶是一种独具特色的传统茶品,其独特的加工工艺和品质特征备受关注。在THNTI 059-2023《金花散茶加工技术规程》中,有一项重要的变化值得深入探讨,即关于“发酵环境控制”的要求。
相较于旧版标准,新版标准对发酵环境的具体参数进行了更加精确的规定。旧版标准仅提出了“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但未给出具体数值范围,这在实际操作中容易导致执行偏差。而新版标准明确规定了发酵温度应保持在28℃至32℃之间,相对湿度应在75%到85%范围内,并且需要持续12至16小时。
这一改变的意义在于确保了发酵过程中的微生物活动能够达到最佳状态。金花散茶的独特风味主要来源于冠突散囊菌等有益微生物的作用,这些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需要特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如果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微生物活性,进而影响茶叶的发酵效果和最终品质。同样,湿度过低可能导致发酵不足,而湿度过高则可能引发杂菌滋生,破坏茶叶品质。
在应用这一条文时,企业应当配备先进的温湿度调控设备,如恒温恒湿箱或智能监控系统,实时监测并调整发酵室内的环境参数。同时,还应定期校准测量仪器,确保数据准确无误。此外,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需根据季节变化、原料特性等因素灵活调整具体参数,以适应不同的生产条件。例如,在夏季高温高湿环境下,可以通过增加通风量来降低湿度;而在冬季,则需加强保温措施,避免温度过低。
总之,“发酵环境控制”是金花散茶加工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新版标准通过细化指标为生产企业提供了更科学的操作指导,有助于提升产品质量,推动行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