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品质城市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基本要求、评价内容和方法等。本文件适用于江苏省内城市开展品质城市评价工作及相关管理活动。
Title:Evaluation Index System for Quality City - DB32T 3034-2018
中国标准分类号:A41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2/T 3034-2018 品质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是由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地方标准,旨在通过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来衡量和提升城市的品质。以下将对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该标准明确了“品质城市”的定义,即以满足居民物质文化需求为核心,注重生态环境保护、社会和谐稳定以及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城市。这为后续的评价工作提供了明确的方向。
其次,在评价指标体系中,特别强调了公共服务设施覆盖率这一关键指标。根据标准要求,公共服务设施包括但不限于教育、医疗、交通、文化娱乐等领域的基础设施。例如,对于每千人拥有的医疗机构床位数以及人均公共绿地面积都有具体数值要求,这些数据直接反映了城市居民的生活便利程度和健康保障水平。
再者,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也是本标准关注的重点内容之一。在空气质量方面,规定了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浓度限值;在水资源管理上,则提出了单位GDP用水量下降率的目标。此外,还鼓励采用绿色建筑技术和可再生能源利用方式,以减少能源消耗并降低碳排放量。
另外,社会治安状况和社会满意度也被纳入考量范围之内。一方面,通过刑事案件立案率、交通事故发生率等硬性指标来评估城市的安全管理水平;另一方面,则需要收集市民对政府服务态度、社区关系等方面的主观感受,从而全面了解民众对居住环境的认可度。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该标准还特别提到了创新驱动能力作为衡量城市发展潜力的重要因素之一。这意味着除了当前的状态之外,还需考察科研投入强度、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等前瞻性指标,确保城市具备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
综上所述,《DB32/T 3034-2018 品质城市评价指标体系》不仅涵盖了传统意义上的硬件设施建设和环境治理,更重视人文关怀及长远规划,力求打造宜居宜业的美好家园。通过严格执行这套标准,可以有效推动各地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