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油松未成林造林地抚育管护的技术要求、方法和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山西省范围内油松未成林造林地的抚育与管护工作。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Nurture and Management of Unestablished Pinus tabuliformis Planting Site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5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4/T 1687-2018《油松未成林造林地抚育管护技术规程》是山西省地方标准,规定了油松未成林造林地抚育管护的技术要求。以下为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在造林地选择上,应选在海拔1000米至2000米之间、坡度小于25°且土壤厚度不少于30厘米的地方。这主要是因为油松适应这样的生态环境,过高或过陡的地形不利于其生长。
对于整地工作,要求全面整地时深度不低于30厘米,块状整地时穴径和穴深均不得少于50厘米。这样可以确保油松幼苗有足够的空间扎根生长,提高成活率。
关于造林密度,每公顷种植数量应在1650株到2250株之间。合理的密度既能保证树木间的光照通风,又能充分利用土地资源。
在抚育管理方面,第一年要进行两次除草松土作业,以后每年至少一次。首次定株工作应在造林后第三年完成,保留最健壮的植株。此外,还需定期修剪侧枝,促进主干生长。
病虫害防治方面,应采取综合措施,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特别是在4月至9月期间要加强监测,发现病虫害要及时处理。
灌溉排水也是关键环节之一,干旱季节需适时灌溉,雨季则要注意排水防涝。灌溉量以湿润根系分布层为准,通常为每平方米20升至30升。
以上内容是该标准中的核心要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