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枣树劣质低产园改造的技术要求,包括园地选择、土壤管理、整形修剪、施肥、病虫害防治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山西省范围内枣树劣质低产园的改造和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Renovation of Low-quality and Low-yield Jujube Orchard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4/T 1684-2018《枣树劣质低产园改造技术规程》是由山西省标准化主管部门发布的,旨在规范和指导对低产劣质枣园的改造工作。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一、园地选择与规划
标准中明确规定了园地选择的基本要求,包括地形地貌、土壤条件等。例如,在第3.1节提到“应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且土层深厚的地块”,这是为了确保枣树能够获得足够的生长空间和养分供应。同时,第3.2节强调了合理规划的重要性,建议按照每亩适宜株数进行定植,并预留必要的作业通道。
二、品种选择与配置
关于品种的选择与配置,标准在第4章给出了具体指导。第4.1节指出,“应根据当地气候特点及市场需求选择适应性强、抗病虫害能力高的优良品种”。此外,第4.2节还特别强调了授粉树的重要性,建议主栽品种与授粉品种的比例为5:1或4:1,以保证结实率。
三、整形修剪技术
整形修剪是提高产量和改善品质的关键措施之一。标准在第5章对此进行了详细说明。第5.1节提出“幼龄期以培养骨干枝为主”,通过合理的修剪来构建良好的树体结构。而到了盛果期,则需注重通风透光条件的改善,第5.2节推荐采用疏枝、回缩等方法控制冠幅,促进果实发育。
四、肥水管理
肥水管理直接关系到枣树的健康生长和果实质量。标准第6章明确了施肥原则和灌溉方式。第6.1节建议采取有机肥与化肥相结合的方式施肥,并根据不同生长期的需求调整施用量。对于灌溉而言,第6.2节提倡采用滴灌或渗灌技术,既能节约水资源又能有效避免因积水导致根系腐烂的问题。
五、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是维持枣园持续高产的重要环节。标准第7章提供了综合防控策略。第7.1节强调预防为主,定期监测病虫害发生情况。第7.2节介绍了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以及化学防治三种手段的应用时机和注意事项,比如春季萌芽前喷洒石硫合剂预防越冬病菌感染,夏季则可利用天敌控制害虫数量。
六、采收与贮藏
最后,在第8章关于采收与贮藏部分,标准也提出了具体要求。第8.1节规定了最佳采收时期,通常是在果实完全成熟但尚未脱落时进行采摘。第8.2节则针对不同类型的储存环境(如冷库、气调库)制定了相应的操作流程,以延长保鲜时间并保持果实的新鲜度。
以上就是对DB14/T 1684-2018《枣树劣质低产园改造技术规程》中若干关键条款的深入分析。遵循这些技术规范不仅有助于提升枣树种植的整体效益,还能促进生态农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