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人肝内胆管癌类器官的培养条件、操作流程及鉴定方法。本文件适用于人肝内胆管癌类器官的研究、开发及临床应用相关领域。
Title:TQMHIPA 001-2024 Human 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 Organoid Culture and Authentic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
国际标准分类号: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在TQMHIPA 001-2024《人肝内胆管癌类器官培养与鉴定》标准中,有一项重要的更新内容是关于类器官培养基的选择和优化。相较于旧版标准,新版标准对培养基的成分、配制过程以及质量控制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
以培养基的优化为例,新版标准强调了使用高质量的基础培养基,并且要求添加特定浓度的人血清白蛋白(HSA)和其他必需的生长因子。这些变化旨在提高类器官的稳定性和一致性,从而更准确地模拟体内环境。具体来说,在实际操作中,研究人员需要确保所使用的HSA纯度达到95%以上,并且在每毫升培养基中加入适量的生长因子,如表皮生长因子(E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等。
此外,新版标准还增加了对培养基pH值和渗透压的监测频率。这一步骤对于维持类器官的正常生理状态至关重要。实验室人员应当定期检测并调整培养基的pH值保持在7.2-7.4之间,同时保证渗透压处于合理范围(通常为280-320mOsm/kg)。如果发现偏差超出允许范围,则应及时更换新的培养基。
通过遵循这些详细的指导原则,可以显著改善人肝内胆管癌类器官模型的质量,使其更好地用于疾病研究及药物筛选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