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冷凉地区露地结球甘蓝栽培的产地环境、播期确定、品种选择与处理、育苗、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采收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冷凉地区露地结球甘蓝的栽培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Open-field Cultivation of Heading Cabbage in Cold Regions (DB15T 1495-2018)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冷凉地区露地结球甘蓝栽培技术规程(DB15/T 1495-2018)是一项专门针对内蒙古自治区冷凉气候条件下露地种植结球甘蓝的技术规范。该标准从品种选择、育苗、田间管理到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提供了详细的指导,以提高产量和品质。以下是对其中几个关键条文的深度解读。
品种选择
标准中强调了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选择适宜的品种至关重要。例如,在寒冷地区的早春种植时应选用耐寒性强且生育期较短的品种;而在秋季种植则需选择抗病性好、适应性强的晚熟品种。此外,还应注意种子质量,确保其纯度不低于98%,发芽率不低于85%。
育苗技术
育苗阶段是决定最终收获成功与否的关键环节之一。规程指出,育苗床土要肥沃疏松,并保持良好的排水性能。播种前应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常用的方法包括温水浸泡或药剂拌种等。苗期管理方面,要注意控制温度,白天保持在20℃左右,夜间不低于10℃。当幼苗长出3片真叶后可适当降低夜温促进根系发育。
栽培密度与施肥
合理密植对于获得高产非常重要。一般情况下,行距为50厘米,株距为40厘米较为合适。施肥上遵循“基肥为主、追肥为辅”的原则,在整地时施足有机肥作为基肥,每亩施用量不少于3000公斤。生长期间可根据植株长势适量追施氮磷钾复合肥料,但避免过量使用氮肥以免造成徒长影响结球质量。
病虫害综合防控
针对冷凉地区特有的病虫害问题,规程提出了综合防控措施。物理防治如设置防虫网可以有效减少蚜虫等害虫的危害;生物防治可通过释放天敌昆虫来控制害虫数量;化学防治则需严格按照农药标签说明使用,并注意轮换用药防止产生抗药性。同时加强田间巡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发病植株,防止病情扩散蔓延。
通过以上对DB15/T 1495-2018中部分内容的深入分析可以看出,这项标准不仅涵盖了从种到收全过程的技术要点,而且特别考虑到了冷凉地区特殊的自然环境因素。遵循这一标准能够帮助种植者更好地把握种植时机和技术细节,从而实现优质高效的生产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