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烟田土壤保育与烤烟施肥的技术要求、方法和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河南省内烟田土壤的改良、肥力提升及烤烟种植过程中的科学施肥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oil Conservation in Tobacco Fields and Fertilization of Flue-cured Tobacco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10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1/T 1559-2018《烟田土壤保育与烤烟施肥技术规程》是河南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烟田土壤的保护和合理施肥。以下是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土壤保育措施
1. 轮作制度
标准强调实行烟稻轮作或烟豆轮作。这种轮作方式可以有效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同时改善土壤结构。通过种植非烟草作物,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肥力。
2. 秸秆还田
要求在收获后将秸秆粉碎并均匀撒于地表,然后深翻入土。这种方法不仅能够增加土壤有机质,还能改善土壤物理性质,增强土壤保水保肥能力。
3. 覆盖地膜
在烟苗移栽后要及时覆盖地膜,这有助于保持土壤湿度,减少水分蒸发,并抑制杂草生长。此外,地膜覆盖还可以提高地温,促进烟株早发快长。
施肥技术
1. 基肥施用
基肥应以有机肥为主,配合适量的化肥。有机肥的使用量建议为每公顷30至45吨,化肥则需根据土壤测试结果确定具体用量。基肥应在整地时一次性施入。
2. 追肥管理
追肥分为两次进行,第一次在移栽后20天左右,第二次在移栽后40天左右。追肥时应注意氮磷钾的比例,一般推荐的比例为1:1:1至1:1.5:1.5。追肥时要避免直接接触烟株根部,以免烧苗。
3. 叶面喷施
在烟株生长中后期,可采用叶面喷施的方式补充微量元素如硼、锌等。叶面喷施的时间最好选择在早晨或傍晚,以减少蒸发损失。
以上内容是对DB41/T 1559-2018部分重要条款的解读,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