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啤酒大麦生产的产地环境、品种选择与种子质量、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与贮藏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河南省范围内啤酒大麦的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Beer Barley Produc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04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1/T 1560-2018 啤酒大麦生产技术规程》是河南省地方标准,该标准对啤酒大麦的生产过程进行了规范。以下选取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在品种选择上,标准要求选用适应性强、抗病性好、产量高的优质啤酒大麦品种。例如,要求品种的千粒重应达到40克以上,发芽率达到90%以上,蛋白质含量控制在11%-13%之间。这些指标直接关系到啤酒酿造的质量和效率,因此必须严格把控。
播种环节中,标准规定了适宜的播种期和播种量。一般情况下,春播时间为3月下旬至4月上旬,秋播时间为9月中旬至10月上旬。每亩播种量为15-20公斤,行距保持在15-20厘米。这样的播种方式既能保证出苗率,又能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施肥管理方面,标准提倡施用有机肥与化肥相结合的方式。基肥以农家肥为主,配合使用氮磷钾复合肥;追肥则根据植株生长情况适时适量补充。特别是在拔节期和抽穗期,要重点追施氮肥,以促进穗粒数和千粒重的增加。
灌溉与排水也是生产中的关键环节。标准指出,在干旱季节应及时灌水,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度积水。同时,要注意疏通沟渠,防止雨季出现内涝现象。特别是在孕穗期和灌浆期,水分供应直接影响到最终产量。
病虫害防治方面,标准强调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通过轮作倒茬、清洁田园等农业措施减少病源基数;利用生物农药或高效低毒化学药剂进行化学防治时,要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并注意安全间隔期。
最后,在收获储存阶段,标准要求当大麦籽粒含水量降至14%以下时即可开始收割。收获后需及时晾晒干燥,确保入库前种子水分不超过12%,并做好防潮防虫工作,延长种子寿命。
以上内容涵盖了从选种到收获全过程的关键技术要点,对于提高啤酒大麦品质具有重要意义。希望从业者能够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相关规定,从而实现优质高产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