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绿色食品早实核桃生产的产地环境、建园、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范围内绿色食品早实核桃的生产。
Title:Green Food -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Early-bearing Walnut Produc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T 2701-2018《绿色食品 早实核桃生产技术规程》是河北省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绿色食品早实核桃的生产过程,确保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保护。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产地环境要求
标准明确规定了早实核桃生产基地应选择在无污染源、远离工业区和城市生活区的地方。土壤pH值应在6.0至8.0之间,且土壤肥力适中。这一要求是为了保证核桃生长过程中不会受到重金属和其他有害物质的影响,同时为核桃提供适宜的生长条件。
栽植管理
栽植前需要对苗木进行严格的检疫和检测,确保苗木健康无病虫害。栽植密度建议控制在每公顷500至600株之间,具体取决于土壤条件和管理水平。栽植后要立即浇透定根水,并覆盖地膜以保持土壤湿度,促进苗木成活。
施肥管理
施肥是提高核桃产量和品质的重要环节。标准提倡使用有机肥料为主,化肥为辅的原则。每年秋季应施用基肥,通常采用腐熟的农家肥或商品有机肥,每株树施用量约为20至30公斤。春季萌芽期可追施氮肥,开花结果期则需补充磷钾肥。
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物理方法如设置诱虫板、人工捕捉害虫等可以有效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必要时可选用低毒高效的生物农药,但必须严格按照说明书剂量使用,避免残留超标。
采收与贮藏
核桃的最佳采收时期是当外果皮由绿变黄并开始自然裂开时。采收后的核桃应及时脱壳清洗,晾晒至含水量低于10%后入库贮存。贮存环境应干燥通风,温度控制在10℃以下,相对湿度不超过65%,防止霉变和虫害。
通过以上解读可以看出,DB13/T 2701-2018标准从种植到收获的全过程都提出了明确的技术要求,目的是为了生产出既符合绿色食品标准又具有较高营养价值的早实核桃产品。这些措施不仅有助于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同时也促进了农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