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木材高温热处理的术语和定义、工艺要求、操作规程、质量控制及检验方法。本文件适用于木材高温热处理的生产与质量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High Temperature Heat Treatment Process of Wood
中国标准分类号:B43
国际标准分类号:79.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T 2725-2018《木材高温热处理工艺规程》是河北省地方标准,于2018年发布实施。该标准规定了木材高温热处理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工艺流程、质量检验等内容。以下对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术语和定义
标准中明确了“高温热处理”的概念:在控制条件下,将木材加热到160℃~240℃并保持一定时间,以改变木材物理化学性质的过程。这一定义强调了温度范围和时间控制的重要性,确保处理效果的一致性。
技术要求
1. 原料选择:应选用干燥后的木材作为原料,含水率不超过20%。这是因为过高含水率会影响热处理均匀性,导致内部应力不均。
2. 热处理参数:包括温度、时间和冷却方式。例如,在180℃下处理2小时,可以有效提高木材尺寸稳定性。冷却阶段需采用缓慢冷却,防止因温差过大造成开裂。
3. 环保要求:热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应符合相关排放标准,必要时需配备尾气处理装置。
工艺流程
1. 预热阶段:将木材逐步升温至设定温度,避免骤然加热引起变形或开裂。
2. 恒温阶段:在此期间维持恒定温度,确保木材充分反应。
3. 冷却阶段:采用自然冷却或强制风冷方式,控制冷却速率。
质量检验
1. 尺寸稳定性测试:通过测量热处理前后试样长度变化来评估其抗湿胀干缩能力。
2. 力学性能检测:包括抗压强度、弯曲强度等指标,用以判断处理后木材是否满足使用需求。
3. 外观检查:观察表面是否有裂纹、变色等问题。
以上内容为DB13/T 2725-2018的核心要点,对于从事木材加工行业的人来说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正确理解和执行这些规定有助于提升产品质量,促进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