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进出口商品质量溯源的基本原则、溯源信息采集、溯源信息管理、溯源信息查询和追溯系统的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进出口商品的质量溯源及管理。
Title: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Quality Traceability of Import and Export Commodities
中国标准分类号:L80
国际标准分类号:35.2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5/T 1776-2018《进出口商品质量溯源技术要求》是一项福建省地方标准,主要规定了进出口商品质量溯源的技术框架和具体要求。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深入解读:
1.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福建省内开展进出口商品质量溯源服务的机构和技术人员。这意味着任何在福建从事相关业务的企业或组织都应遵循这一标准。
2. 术语和定义:标准明确了“质量溯源”、“信息采集”等核心概念。例如,“质量溯源”被定义为通过记录与跟踪商品从生产到消费全过程的信息,以确保商品质量和安全性的活动。
3. 技术架构:标准提出了一个包括数据采集、存储、分析及共享在内的完整技术体系。其中特别强调了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如物联网(IoT)和区块链技术来提高数据透明度和安全性。
4. 信息采集要求:
- 基础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商品名称、规格型号、生产日期等基本信息。
- 过程信息:涵盖加工、包装、运输等环节的具体细节。
- 检测信息:涉及实验室测试结果及相关认证资料。
5. 数据管理:
- 数据完整性:所有收集到的数据必须准确无误,并且能够追溯到原始来源。
- 数据安全性:采取加密措施保护敏感信息不被未授权访问。
- 数据共享机制:建立统一平台实现跨部门间的数据交换与协作。
6. 系统建设与维护:要求各参与方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定期对系统进行更新升级,确保其持续符合最新技术和法规要求。
7. 监督与评估:由政府相关部门负责对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和完善标准内容。
以上是关于DB35/T 1776-2018部分重要内容的概述性说明。实际应用时还需结合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同时关注最新修订版本中的变化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