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海水鱼软颗粒饲料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以鱼粉、豆粕等为主要原料,经加工制成的海水鱼用软颗粒饲料。
Title:General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Soft Pellet Feed of Marine Fish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5/T 1767-2018《海水鱼软颗粒饲料通用技术条件》是一项福建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海水鱼软颗粒饲料的生产、检验和使用。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感官要求
1. 色泽:饲料应具有均匀一致的颜色,无明显色斑或变色现象。这表明原料的质量稳定性和加工过程中的均一性。
2. 气味:应有正常的鱼腥香味,不得有腐败或其他异味。这一指标反映了饲料的新鲜度以及是否受到污染。
3. 形状与尺寸:颗粒大小适中且规则,表面光滑无裂痕。适当的颗粒大小有助于鱼类摄食并促进消化吸收。
4. 含水量:规定了最高含水量不得超过一定百分比(具体数值需查阅标准原文)。控制水分含量可以防止霉菌生长延长保质期。
理化指标
1. 粗蛋白含量:最低限度要求,确保提供足够的蛋白质以支持鱼类生长发育所需氨基酸。
2. 脂肪含量:适量脂肪对于维持鱼类健康非常重要,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其生理功能。
3. 灰分比例:限制了无机物的比例,因为过多的矿物质可能对某些敏感品种不利。
4. 酸价与过氧化值:这些化学指标用来评估油脂氧化程度,避免因氧化而产生的有害物质危害鱼类健康。
卫生指标
1. 微生物限量:包括细菌总数、大肠杆菌群等,必须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要求,保障产品安全卫生。
2. 重金属残留:如铅、汞等元素不得超过规定的最大允许浓度,防止环境污染通过食物链传递给消费者。
3. 农药残留:任何检测到的杀虫剂或其他化学品残留都必须低于限定水平,保证最终产品的安全性。
标志、包装、运输及储存
这部分内容涵盖了如何正确标识产品信息、采用合适的包装材料防止损坏、在运输过程中采取措施保护货物不受损害,以及妥善保存以保持产品质量等内容。
以上是对DB35/T 1767-2018部分关键条款的专业解析。遵循此标准有助于提高海水鱼养殖业的整体水平,同时也能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