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玉米丰产高效栽培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条件、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播种、田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及收获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区域内玉米的丰产高效栽培。
Title:Corn High-Yield and Efficient Cultivati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04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5/T 1467-2018《玉米丰产高效栽培技术规程》是由内蒙古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旨在规范和指导内蒙古地区玉米的优质高产栽培。以下从该标准的重要内容出发,对部分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选址与整地
标准中明确指出,玉米种植应选择土层深厚、肥力中等以上的壤土或砂质壤土,pH值在6.5至7.5之间,且地下水位较低的地方。整地时要求深耕细耙,耕深达到25厘米以上,并结合施基肥进行翻耕。这一措施有助于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通气性和保水能力,为玉米根系发育提供良好环境。
品种选择
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及市场需求,选择适合本地区的高产、优质、抗病虫害能力强的玉米品种至关重要。例如,对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可选用耐旱性强的品种;而高寒山区则需选择生育期较短、抗逆性好的早熟品种。同时强调种子质量必须符合GB 4404.1的规定,即纯度不低于96%,净度不低于99%,发芽率不低于85%。
播种
播种时间一般以当地气温稳定通过10℃为准。通常情况下春播时间为4月下旬至5月上旬,夏播则视前茬作物收获情况而定。播种方式可以采用条播或者穴播,行距控制在50-60厘米左右,株距根据具体品种确定。每亩播种量一般为3-5公斤,确保苗全苗壮。
施肥管理
肥料施用遵循“基肥为主、追肥为辅”的原则。基肥以有机肥为主,配合适量氮磷钾复合肥,每亩施用量约为2000-3000公斤腐熟有机肥加50公斤尿素、30公斤过磷酸钙和20公斤硫酸钾。追肥分两次进行,第一次在拔节期,第二次在抽雄期,每次追施尿素约20-30公斤/亩。此外还需注意微量元素肥料如锌肥的应用,以促进植株健康生长。
病虫害防治
针对玉米常见病虫害,如大小斑病、锈病、玉米螟等,应采取综合防控措施。物理方法包括设置诱捕器、人工捕捉等;生物防治可通过释放天敌昆虫来减少害虫数量;化学防治则需严格按照农药标签说明使用,避免滥用农药造成环境污染和农产品残留超标问题。
收获
当籽粒含水量降至20%-25%时即可开始收获。收获后应及时晾晒干燥,防止霉变。对于机械化收割作业,则要注意调整摘穗台高度,保证不损伤果穗,并及时清理机械内部残留物,防止交叉污染。
总之,《玉米丰产高效栽培技术规程》从选址到收获各个环节都给出了科学合理的指导建议,有助于农民朋友实现玉米生产过程中的高产高效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