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工作场所空气中砷化氢的原子荧光法测定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工作场所空气中砷化氢浓度的测定。
Title:Determination of Arsenic Hydride in Workplace Air - Atomic Fluorescence Method
中国标准分类号:C47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4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工作场所空气中砷化氢的测定 原子荧光法》(DB12/T 799-2018)是天津市地方标准,用于规范工作场所空气中砷化氢浓度的测定方法。以下为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5.3 样品采集部分明确指出,使用装有5ml吸收液的多孔玻板吸收瓶作为采样工具。在采样点连接好采样系统后,应先排除采样系统的死体积,确保系统内部无残留气体。采样流量设定为0.5L/min,采样时间为15min。这一流程的设计旨在保证样品具有代表性,同时避免因流量或时间不当导致检测结果偏差。
6.4 样品处理章节强调,在样品转移过程中需轻拿轻放,防止样品受到震动或碰撞。样品应保存在阴凉避光处,且从采集到分析的时间间隔不得超过24小时。这是因为砷化氢易挥发和分解,及时处理可以减少外界因素对样品的影响,确保测量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7.2 测定步骤中规定,首先将样品导入原子荧光光谱仪中,随后按照仪器说明书调整各项参数至最佳状态。标准曲线的制作采用系列浓度的标准溶液,其范围覆盖待测样品可能的浓度区间。通过比较样品与标准曲线的荧光强度,计算出样品中的砷化氢含量。此过程要求操作人员具备专业技能,并严格按照规程执行,以提高测定精度。
附录A 提供了详细的试剂配制方法,包括吸收液、标准储备液等。其中,吸收液由盐酸溶液配制而成,pH值控制在1.5左右,这是基于砷化氢在酸性环境下更稳定不易挥发的特性。而标准储备液的浓度通常为100μg/ml,便于后续稀释配制成不同浓度的工作溶液。正确配置试剂对于实验的成功至关重要,因此必须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