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预防接种门诊消毒工作的基本要求、消毒方法、消毒管理及评价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各级各类开展预防接种服务的医疗机构和相关单位。
Title:Disinfection Work Guidelines for Vaccination Clinics
中国标准分类号:C05
国际标准分类号:11.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2/T 793-2018 预防接种门诊消毒工作指南》是天津市地方标准,旨在规范预防接种门诊的消毒工作,保障公众健康。以下对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天津市行政区域内各级各类预防接种门诊的消毒工作。这明确了标准的适用区域和机构类型,确保所有预防接种门诊都能遵循统一的消毒规范。
二、术语和定义
1. 预防接种门诊:指为群众提供疫苗接种服务的场所。
2. 消毒:指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的病原微生物的过程。这些术语为后续具体操作提供了明确的概念基础。
三、基本要求
1. 预防接种门诊应建立完善的消毒管理制度,配备必要的消毒设施设备,并定期维护保养。
2. 工作人员需经过专业培训,掌握正确的消毒方法和技能。
3. 每日应对门诊环境进行全面清洁消毒,包括地面、桌面、门把手等高频接触表面。
四、消毒方法
1. 空气消毒:采用紫外线灯照射或空气消毒机处理,每次持续时间不少于30分钟。
2. 物体表面消毒:使用含氯消毒剂擦拭,浓度为500mg/L,作用时间为30分钟。
3. 手卫生:工作人员在接触患者前后均需进行手部清洗或消毒。
五、特殊情况下消毒措施
当发生传染病暴发或流行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增加消毒频次,必要时请疾控中心指导开展专业消毒工作。
六、监督检查与效果评价
定期对预防接种门诊的消毒工作进行检查评估,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通过监测空气中细菌总数、物体表面菌落总数等指标来判断消毒效果是否达标。
以上内容是对该标准中关键部分的深度解析,希望能帮助相关单位更好地理解和执行标准要求,从而有效提升预防接种门诊的整体卫生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