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建筑防水工程的设计、材料、施工和验收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工业与民用建筑的防水工程。
Title:Code for Waterproofing Technology of Build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P52
国际标准分类号:91.10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建筑防水工程技术规程》DB64/T 1546-2018是宁夏回族自治区的一项地方标准,于2018年发布并实施。该规程对建筑防水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和维护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技术要求,旨在提高建筑物的防水性能,延长其使用寿命。
以下是对该规程中一些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设计阶段
1. 防水等级划分
根据建筑物的重要性及使用功能,将防水等级划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一级防水适用于特别重要的或对防水有特殊要求的建筑,如大型公共建筑、博物馆等;二级防水适用于重要的建筑和对防水有一定要求的建筑;三级防水则适用于一般建筑。不同等级的防水设计应采用相应的防水材料和技术措施。
2. 防水层设置
对于屋面防水,规程建议采用多道设防的原则,即在结构层之上至少设置两道防水层。对于地下室防水,则需要根据地下水位情况确定防水层的具体位置和厚度。
施工阶段
3. 基层处理
在防水工程施工前,必须确保基层表面清洁、干燥且平整。任何裂缝、空鼓等问题都应在施工前得到妥善修复,以保证防水层的有效性。
4. 卷材防水层铺设
当采用卷材作为防水材料时,应遵循“冷粘法”或“热熔法”的施工工艺。卷材之间的搭接宽度不得小于规定值,并且搭接处需用密封材料封闭严密。
5. 涂料防水层施工
涂料防水层施工时应注意涂刷均匀,避免出现漏涂现象。每遍涂料干燥后方可进行下一遍施工,且总厚度需符合设计要求。
验收阶段
6. 蓄水试验
对于屋面防水工程,在竣工后需进行蓄水试验,持续时间不少于24小时,期间不得出现渗漏现象。对于地下防水工程,则需通过淋水或蓄水试验来检验防水效果。
7. 隐蔽工程验收
所有隐蔽工程在覆盖之前都必须经过验收合格,包括但不限于防水层的铺设情况、保护层的施工质量等。验收记录应完整保存,作为日后维护的重要依据。
维护保养
8. 定期检查
建筑物投入使用后,应定期对其防水系统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问题。特别是在雨季前后,更应该加强对屋顶和外墙防水状况的关注。
9. 维修更新
当发现防水层老化或损坏时,应及时采取修补措施。如果防水层的整体性能已经显著下降,则可能需要重新铺设新的防水层。
以上是对《建筑防水工程技术规程》DB64/T 1546-2018中部分重要内容的解读。希望这些信息能够帮助相关人员更好地理解和执行该规程,从而有效提升建筑防水工程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