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天津市人工落叶松林的二元立木材种出材率表的编制方法、适用范围及使用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天津市范围内人工落叶松林的木材产量估算及经营管理。
Title:Binary Stand Yield Tables for Manual Larch in Tianjin
中国标准分类号:B23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5/T 1459.2-2018 人工落叶松二元立木材种出材率表》是内蒙古自治区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和指导人工落叶松二元立木材种的出材率测定与应用。这项标准对于林业生产、木材加工以及资源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标准中规定了人工落叶松二元立木材种在不同生长条件下预期能够获得的出材率。例如,在特定的胸径和树高等条件下,落叶松原木可以加工成合格锯材的比例。这一比例直接关系到木材利用率和经济效益。
以标准中的一个典型条文为例:当胸径为30厘米且树高达到20米时,落叶松原木的出材率约为70%。这意味着从这样的原木中大约有70%的质量可以转化为市场认可的锯材产品。这个数值是基于大量实际测量数据并通过科学统计分析得出的,反映了该类木材在当前技术水平下的平均加工效率。
另一个重要的条文涉及不同等级原木的出材率差异。标准指出,随着原木质量等级的提高,其出材率也会相应增加。比如一级原木的出材率可能达到75%,而三级原木则可能降低至60%左右。这种分级制度有助于木材加工商合理选择原材料,并优化生产流程以最大化收益。
此外,标准还强调了在使用该标准时应考虑的具体环境因素,如采伐季节、干燥处理方式等对最终出材率的影响。例如,在冬季采伐并立即进行有效干燥处理的落叶松原木,其出材率通常会比夏季采伐并在自然条件下风干的原木高出约5个百分点。
这些条文不仅提供了具体的数值参考,也为相关从业者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帮助他们在实践中做出更科学合理的决策。通过遵循此标准,不仅可以提高木材资源的利用效率,还能促进整个行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