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苜蓿青贮的术语和定义、原料要求、制作工艺、质量要求及贮存与运输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苜蓿青贮饲料的生产、贮存、运输及质量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Alfalfa Silage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5/T 1457-2018《苜蓿青贮技术规程》是由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地方标准,该标准对苜蓿青贮的各个环节进行了规范,旨在提高苜蓿青贮的质量和稳定性。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苜蓿收获
标准要求苜蓿在开花初期至盛花期之间进行收获,这一时期植物体内养分积累较为丰富,水分含量适中,有利于后续的青贮发酵过程。过早或过晚收获都会影响青贮效果。
青贮原料的处理
在原料处理方面,标准强调了切碎长度的重要性。一般情况下,切碎长度应控制在2-3厘米之间,这样可以增加表面积,促进乳酸菌的快速繁殖,从而加速发酵进程并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长。
发酵条件
关于发酵条件,标准规定青贮窖或袋装青贮时,压实密度要达到600kg/m³以上,以减少氧气残留量,创造厌氧环境。同时,青贮材料的水分含量应在60%-70%范围内,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乳酸菌的活动,进而影响青贮质量。
贮存管理
在贮存管理上,标准指出青贮完成后需立即密封,并定期检查密封状况,防止空气进入导致霉变。此外,还建议在青贮后30天内取样检测pH值、干物质含量等指标,确保青贮成功。
这些条文构成了苜蓿青贮的基本框架,遵循这些规定有助于生产出高品质的苜蓿青贮饲料,为畜牧业提供优质的饲草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