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豚草疫情监测与综合控制的术语和定义、监测方法、综合控制措施和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福建省范围内豚草疫情的监测与防控工作。
Title:Monitoring and Comprehensive Control Procedures for Ambrosia Beetle Epidemic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5/T 1750-2018《豚草疫情监测与综合控制规程》是福建省地方标准,为有效防控豚草这一恶性入侵杂草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以下将选取部分关键条文进行深度解读。
首先,标准在术语和定义部分明确了“豚草”的概念,即属于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具有极强的繁殖力和扩散能力,对农业生态系统构成严重威胁。这一定义为后续监测和防控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其次,在监测方法上,标准要求采用踏查法和固定样地调查法相结合的方式。踏查法适用于大面积区域的初步筛查,而固定样地调查法则用于精确掌握豚草的发生动态。例如,规定了样地设置的面积、数量以及观察频率等具体参数,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再者,关于综合防控措施,标准提出了物理防治、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三结合的原则。物理防治强调人工拔除和机械清除,特别指出应在豚草开花前完成,避免种子传播。化学防治推荐使用经登记的高效低毒除草剂,并严格遵守施药时间和剂量要求。生物防治则鼓励利用天敌昆虫如豚草卷蛾等进行生态调控。
此外,标准还特别强调了监测信息的记录与报告制度。要求各级农业部门建立完整的豚草疫情档案,定期向上级主管部门报送监测结果。这有助于形成全省范围内的联防联动机制,提高整体防控效率。
最后,标准提倡公众参与,通过科普宣传增强社会对豚草危害的认识,鼓励群众主动报告发现的豚草种群,共同维护生态安全。
这些条文从监测到防控再到信息管理,构建了一个完整的豚草疫情管理体系,对于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和生态环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