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城市综合客运枢纽的服务要求、管理要求、评价与改进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城市综合客运枢纽的服务和管理工作。
Title:Service and Management Specification for Urban Integrated Passenger Transport Hubs
中国标准分类号:P80
国际标准分类号:03.2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1/T 1551-2018城市综合客运枢纽服务管理规范》是北京市地方标准,旨在提升城市综合客运枢纽的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以下选取几个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1. 服务设施配置
根据标准第4.1条,城市综合客运枢纽应根据功能分区合理设置各类服务设施。例如,在候车区应配备座椅、无障碍通道、母婴室等基本设施。这些设施的配置不仅满足了乘客的基本需求,还体现了对特殊人群的关注,如老年人、孕妇和残障人士。
2. 信息服务
第4.3条规定,客运枢纽需提供实时信息服务,包括班次动态、票价信息、换乘指引等。这要求枢纽管理者建立高效的信息发布系统,确保信息准确无误地传达给每一位乘客。通过信息化手段提高透明度,能够有效减少乘客因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不便。
3. 安全管理
标准第5.2条强调了安全检查的重要性,规定应对进入枢纽的所有人员及其携带物品进行必要的安检。同时,还需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工作人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安全是公共交通的核心要素之一,只有确保安全才能让乘客安心出行。
4. 环境卫生
在第6.1条中提到,保持良好的卫生环境对于提升服务质量至关重要。客运枢纽内应当设有足够的清洁工具和设备,并安排专人负责日常清扫工作。此外,还应该加强对卫生间等重点区域的维护保养,保证其始终处于干净整洁的状态。
5. 投诉处理机制
第7.1条明确了建立完善的投诉处理流程。当乘客提出意见或建议时,相关部门应及时响应并妥善解决。设立专门的客服热线或者在线平台方便群众反馈问题,有助于及时发现并改正服务中的不足之处,从而不断优化服务水平。
以上只是该标准部分内容的简要说明,实际上还有更多细节涉及到运营效率、节能环保等方面的要求。希望各相关单位能够严格按照标准执行,共同促进城市综合客运枢纽健康有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