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北京市主要林木害虫监测调查的基本原则、方法、内容及数据处理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范围内主要林木害虫的监测与调查工作。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Monitoring and Survey of Major Forest Pests
中国标准分类号:B43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1/T 1547-2018《主要林木害虫监测调查技术规程》是由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发布的,该标准为北京市主要林木害虫的监测调查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技术指导。以下选取了部分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3.1 监测对象
标准中明确指出,监测的主要林木害虫包括美国白蛾、光肩星天牛、双条杉天牛等十余种对北京地区森林资源安全构成威胁的重要害虫。这些害虫的选择是基于其生物学特性、危害程度及分布范围等因素综合确定的。
4.1 监测点布设
在监测点布设方面,标准要求每个区至少设立5个固定监测点,并且要覆盖不同类型的林地。此外,还应根据害虫的生活习性合理选择监测点的位置,比如靠近水源或林缘地带等易发区域。这有助于提高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代表性。
5.2 调查频次
对于不同种类的害虫,其调查频次也有所不同。例如,美国白蛾需每月进行一次全面普查;而光肩星天牛则建议每两周开展一次专项调查。这样的安排既能够及时发现害虫动态变化情况,又能避免过度干扰生态环境。
6.1 数据记录与分析
在数据记录上,标准强调要详细记载每次调查的时间、地点、天气状况以及所发现害虫的数量、分布等情况。同时,还应当定期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形成趋势报告。这样不仅可以掌握害虫的发生规律,还可以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
以上只是对DB11/T 1547-2018部分内容进行了简要概述,实际上该标准涵盖了从监测方案设计到具体实施再到结果应用等多个环节,是一部较为完整的操作指南。希望上述内容能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执行这一地方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