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油品运输罐泄漏应急处置的基本原则、组织机构与职责、预防与预警、应急响应、后期处理及保障措施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范围内油品运输罐泄漏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
Title:Specification for Emergency Response to Oil Transportation Tank Leakage
中国标准分类号:P54
国际标准分类号:13.20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1/T 1529-2018《油品运输罐泄漏应急处置规范》是北京市地方标准,规定了油品运输罐在发生泄漏时的应急处置流程和要求。以下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1. 术语和定义:明确了“泄漏”、“应急处置”等专业术语的具体含义。例如,“泄漏”是指油品从运输罐中非正常溢出或渗漏的现象。这一部分为后续条款提供了准确的概念基础。
2. 应急组织与职责:要求企业建立专门的应急组织机构,并明确各级人员的责任分工。特别强调了现场指挥员需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及应急处理经验,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组织救援工作。
3. 风险评估与预案制定:规定了定期开展风险评估的重要性,并要求根据评估结果编制详细的应急预案。预案应包括但不限于泄漏源识别、疏散路线规划等内容。
4. 监测与预警系统建设:提倡安装先进的监控设备用于实时监测储运设施状态,一旦发现异常情况立即触发警报机制。同时建议设置多重报警阈值以提高响应速度。
5. 泄漏控制措施:针对不同类型的泄漏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方法。如对于小范围地面泄漏可采用吸附材料吸收后再集中回收处理;而对于较大规模液体扩散,则需要采取筑堤围堵等物理隔离手段防止污染扩大。
6. 环境保护措施:强调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优先考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最小化。包括但不限于及时清理受污染土壤、控制雨水径流避免进入公共水域等。
7. 人员安全防护:指出所有参与应急行动的工作人员必须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PPE),并且接受过专业培训。此外还提到当空气中可燃气体浓度达到一定水平时应停止一切明火作业以防爆炸事故的发生。
8. 信息通报与记录保存:要求一旦发生泄漏事件就必须按照既定程序向上级部门报告,并做好详细的记录存档备查。这不仅有助于后续调查分析也便于总结经验教训改进未来应对策略。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油品运输罐泄漏应急处置规范》旨在通过科学合理的制度安排最大限度地减少因油品泄漏带来的危害,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同时也兼顾生态保护目标。企业和相关部门应当严格按照该标准执行各项操作规程确保万无一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