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牧区旅游接待户星级评定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评定内容、评分方法及星级划分。本文件适用于内蒙古自治区范围内牧区旅游接待户的星级评定与管理。
Title:DB15T 1444-2018 Standard for Star Rating Evaluation of Pastoral Tourism Reception Households
中国标准分类号:X73
国际标准分类号:03.080.99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5/T 1444-2018是内蒙古自治区关于牧区旅游接待户星级评定的地方标准。这一标准为牧区旅游接待户的规范化管理提供了依据,以下将对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总则部分,该标准明确了评定的目的在于提高牧区旅游接待服务的质量和管理水平,推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同时要求接待户在经营过程中应遵循国家法律法规及地方相关规定,确保合法合规经营。
其次,在硬件设施方面,标准对住宿、餐饮、娱乐等主要功能区域提出了具体要求。例如,住宿区域需配备独立卫生间,并保证24小时热水供应;餐饮场所要达到卫生防疫标准,提供多样化的菜品选择以满足不同游客需求;娱乐设施则应根据接待户实际情况设置,但至少要包含基本的文化体验项目如民族歌舞表演等。
再者,服务质量是衡量一个接待户星级高低的关键指标之一。标准中特别强调了员工培训制度的重要性,要求所有工作人员上岗前必须接受专业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方可正式工作。此外还规定了投诉处理机制,即一旦接到顾客投诉,应在第一时间予以回复并妥善解决相关问题,避免事态扩大影响声誉。
另外,环境与安全也是不可忽视的重点内容。接待户应当注重生态保护,在建设过程中尽量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同时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定期开展消防演练,确保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组织疏散人员。
最后,关于评分细则,本标准采用百分制计分方式,其中硬件设施占30%,服务质量占40%,环境与安全管理占20%,附加分项(如特色文化展示)占10%。只有综合得分达到相应等级标准才能获得对应星级称号。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DB15/T 1444-2018不仅涵盖了从基础到高端全方位的服务要求,而且结合了内蒙古独特的地域文化和生态特点,为促进牧区旅游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